標籤-衛教專區
壓傷第一堂課
🔍 壓力性損傷(Pressure Injury, PI)
皮膚或皮下組織因「長期壓力、剪力或摩擦」受損。
舊稱「壓瘡」或「褥瘡」。
💥 三大形成因素
1️⃣ 壓力(Pressure):長時間壓在同一位置,血液流不進去,組織缺氧可能受傷。
2️⃣ 剪力(Shear):皮膚和下方組織移動方向不同,血管被拉扯,加重傷害。
3️⃣ 摩擦(Friction):皮膚與床單或輪椅摩擦,也會造成損傷。
⚠️ 危險因子
-
長時間臥床或坐姿,局部壓力大
-
半坐姿時薦尾部壓力最高
-
感覺喪失,察覺不到疼痛
-
營養不良、貧血、低蛋白,影響修復
-
膀胱或腸道失禁,皮膚潮濕受污染
-
四肢癱瘓、血壓偏低,皮膚灌流不足
📍 常見壓傷部位
-
薦尾部
-
坐骨結節
-
足跟